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38年5月8日,英国宪章运动中公布“人民宪章”,内容主要包括:凡是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选举权;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平均分配选区;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英国宪章运动爆发的深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B.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
C.早期社会主义思想萌发D.1832年议会改革的开展
2022-03-29更新 | 42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1842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新和谐”村,开始为期四年的社会主义实验。因脱离社会现实,“新和谐村实验”最终失败。但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文设计的社会主义蓝图和实践,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由此可见
A.欧文实验为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
B.欧文实验为社会主义运动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C.欧文实验推动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
D.欧文实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3 . 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的2000多名丝织工人,为了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发动武装起义。1834年,里昂再次爆发工人起义,要求释放工人领袖并废除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里昂工人起义
A.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进一步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关怀处于弱势的工人阶级,提出了种种改造社会的设想,马克思认为他们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论断主要是基于空想社会主义者
A.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反对开展暴力斗争
C.缺乏社会实践意识D.提不出合理的社会改造方案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16世纪就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最早见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到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代表人物。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美好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三四十年代,逐渐衰落。不久,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出现。从此,工人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不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得到实践,并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要求: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制社会主义发展的史事年表。(要求纪年与纪事结合,即以年代为序记录重大事实,采撷重大史事节点,并略加阐释。
2021-12-29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马克思和恩格斯吃惊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A.工人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D.工人阶级渴望建立自己的政党
2021-09-23更新 | 552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7 .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提出来还不到两百年,但从其实质含义来界定社会主义可以向上追溯五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乌托邦意为"空想的国家")。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880年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原则。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就“社会主义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斯威暴动是发生在1830年英格兰农村的一场骚乱,农民破坏了数以百计的农业机器(超过90%是脱粒机,当时最重要的农业机械)。最终,农场主们不得不作出妥协,给予农业工人更好的待遇。这反映了
A.技术革新推翻旧就业格局B.农民思想落后于时代潮流
C.农业工人反抗意识在觉醒D.机器生产使工人生活困难
2021-05-08更新 | 33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021·全国·一模
名校
9 . 大致来说,《共产党宣言》地域传播总的路线是:在伦敦面世,1848年后登陆欧洲大陆,开始在欧洲各国流传;之后,传播按两大主线进行,一路跨过大西洋传向美洲,一路传向俄国,再扩散到亚洲和非洲;最终,传遍了整个世界。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A.在德国诞生B.具有科学性C.反映时代性D.传播速度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