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共产主义运动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续了近两百年,历经坎坷,风雨无阻。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下列事件对应的字母填入方框。
A.新经济政策   B.巴黎公社   C.东欧剧变   D.《共产党宣言》   E.十月革命

(2)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谱写了一部光辉历史。请将下列选项填入年表的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抗日战争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浦东开发开放   F.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G.南昌起义   H.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标志

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

是1840年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和威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自主创新取得的伟大科技成就,提升了国防实力



,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马克思曾经说过:“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①马克思所说的“掘墓人”指的是什么?
②在西方世界,马克思的预言是否已经实现?其原因是什么?
2022-04-21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上海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伯特·欧文(1771-1858),生于英国北威尔士的一户工匠家庭。欧文不到20岁就当上了一家棉纺织厂的经理。1800年,欧文开始管理一家有2500人的大厂。1815年,他在《论工业制度的影响》一书中,呼吁议会制定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法案。经过不断努力,议会终于在1819年通过了限制工厂中女工和童工劳动日的法案。欧文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痛斥“世界上充满了财富,但到处都是苦难深重”,他认为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根源,他主张创设一个新社会,即“新和谐公社”,在这一社会里,人们共同劳动、共周上有(生产资料),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协调一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再分离,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在这一社会中,将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1824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试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欧文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所提出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主张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文所体现的早期社会主义者的品格。
2022-03-16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专题选修模块(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圣西门(1760﹣1825年)认为,每一个社会有机体像人的机体一样,有童年、成年和衰老时期。他还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成开化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新封建制度时期、未来理想的实业制度等五个发展阶段。这说明圣西门
A.思想包含着唯物主义因素B.将进化论用于解释人类社会
C.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D.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不合理性
2022-03-11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6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领域,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等影响较大,各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出现深深地影响着工人阶级的斗争,工人运动开始由盲目自发的阶段过渡到理论指导之下的自觉斗争阶段。同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资产阶级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工人阶级利用合法权利,成立组织、参加选举、巨星集会、罢工、游行等。他们在斗争中更加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长远的政治斗争目标则缺乏关心,针对政府的政治暴动十分少见。工人阶级的斗争还要求加强国际间的联合协作,出现第二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每一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取得胜利。

——摘编自郭春生《试述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了工人运动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了开展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和要求。19218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领导机关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党成立后不到半年时间,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党不断狮强和改进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我国工人阶级积极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洪流,不断掀起工人运动高潮,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并建立了卓越历史功勋。

——摘编自福建省总工会《党史上的工运记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工人运动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不同及意义。
2022-01-09更新 | 327次组卷 | 8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走向胜利-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5 . 钱乘旦教授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实际上统治者的态度左右着工人斗争的手段——只要和平达到目标的希望一线尚存,他们就不试图使用暴力;反之,一旦和平表达政治愿望的做法完全被压制,暴力的企图就会出现。”据此推知,近代英国无产阶级革命
A.以暴力斗争为唯一选择B.视议会斗争为最佳手段
C.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斗争方式呈现多样化
2022-01-02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8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关怀处于弱势的工人阶级,提出了种种改造社会的设想,马克思认为他们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论断主要是基于空想社会主义者
A.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反对开展暴力斗争
C.缺乏社会实践意识D.提不出合理的社会改造方案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16世纪就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最早见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到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代表人物。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美好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三四十年代,逐渐衰落。不久,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出现。从此,工人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不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得到实践,并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要求: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制社会主义发展的史事年表。(要求纪年与纪事结合,即以年代为序记录重大事实,采撷重大史事节点,并略加阐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所示是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恩格斯的部分早期著述。这可以用来说明
时间作者著作理论成果
1844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及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1845年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根据唯物史观对共产主义做了论证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B.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了发展
C.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D.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同之前的浪漫主义一样,他们都在寻求一种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状态,克服工业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冷漠和情感疏离。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美好的理想最终成了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它
A.和浪漫主义一样寻求公正和谐B.克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弊端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D.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美好理想
2021-11-10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5讲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九州的中心为华夏族的居住区,其四周被视作虚幻的方外,为四夷居住区,拱卫中国。中国古代“天下观”是有限性疆域的观念,而“大一统”和“夷夏观”则在“天下观”的基础上,由历代儒家学者根据不同形势而构建的两个重要方面。这种一体两面的认知随儒学成为官方哲学而被意识形态化,进而形成了祭天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对边疆统治制度等有利于“天下归一”的有力实践。

——改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材料二   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及私有制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国家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其二,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其三,国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等公共职能。尽管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本质上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四,随社会不断发展,国家最终将被“自由人联合体”取代。

——改编自袁明、黄明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综述》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改编自陈积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