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巴黎公社革命后,俾斯麦看到,只用“鞭子政策”对付工人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辅以“糖果政策”。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规定实行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禁止工矿企业使用童工,被雇青工必须读完小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     
A.社会主义运动影响深远B.德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C.德国民主法制不断健全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实践
2023-02-04更新 | 40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中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思想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1年7月,(马克思)在同《世界报》记者谈话时就表示:国际工人协会没有规定政治运动的固定形式,它只要求这些运动朝向一个目标,“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结局,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1872年9月,在海牙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也谈到,工人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便建立一个全新的生产关系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陈宇翔、余文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说》

材料二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热。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1917年10月24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的、由列宁起草的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夺取政权方式上马克思的观点有了怎样的变化?在马克思的论著中,他是如何将社会主义学说牢固地置于科学基础之上的?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列宁认为选择革命方式要依据的两大因素分别是什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怎样的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请指出马克思、列宁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