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1318日,被马克思热情赞誉为“英勇斗争的范例”的巴黎公社起义爆发。19171025日(俄历),俄国十月革命庄严宣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从1871年到1917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越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疆域,在东方落后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巴黎公社起义对俄国十月革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指引列宁确立俄国革命和建设任务,并为十月革命提供重要方法论。列宁也深刻认识到巴黎公社起义的重要地位,提出俄国革命要沿着巴黎公社开辟的道路前进,并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起义的论述中得到重要启示,为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方向。历史实践表明,十月革命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俄国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吴日明《巴黎公社起义与十月革命道路的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5-27更新 | 31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着重描写了英国工人的悲惨境遇。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1847年的英国的经济危机会导致一场革命,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以为资本主义会由此灭亡。1892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文版再版序言里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我决不想把我的著作和我本人描写得比当时高明些。1895年,恩格斯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已经陈旧了。

---摘编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


19世纪后半期,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其中蕴含着社会发展的诸多启示。请提炼其中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0-06-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1年3月,一束普罗米修斯火光投射在人类漫漫未醒的夜空,这就是巴黎公社。在这个日子到来之际,回顾一下往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它发生的时候,马克思见证了这一幕。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成败,也都被红场上的一个伟人列宁所目睹。至20世纪末,这两个话题渐行渐远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些人把它们看成是人类的“怪胎”和“偶然事件”。

——摘编自《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


材料反映出后人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多种看法。指出其中一种看法,并说明这种看法形成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时期,英、法、德三个国家是欧洲影响最大的国家,它们的生产发展水平最高,三国工人运动的特点最能代表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以俄国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比较落后,其工人运动只是受到上述三国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能成为欧洲工人运动的代表。尤其是俄国,相对于英、法、德三国来说,俄国工人运动发展迟缓,真正的工人运动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当西欧工人已经转入以合法的、经济的斗争为主的阶段时,受到残酷压迫和剥削的俄国工人阶级则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郭春生《试述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


材料反映了对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10-1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2年,徐蓝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通过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论述,将15世纪末16世纪初直至21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合为一体。全书以近代早期的世界全貌为开篇,然后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西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等五个方面为纬线,进行整体论述,注重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长时段地勾勒人类历史不断走向现代化、走向全球化、走向多极化、走向进步的过程。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序言


根据材料中书籍的编写思路,选取其中一或两条线索自拟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近代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1856年完成的专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们,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要好些……被消除的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未被消除的那些流弊,于是人们情绪更加激烈。”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与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近代改革与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