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8 道试题
1 . 1918年,《西方的没落》一书指出,西欧文化虽然生机尚存,但毫无疑问已经走向没落。该书问世不久即引起各国,尤其是西欧国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该书引发关注主要缘于(     
A.出版自由受到西方各国法律保护B.西欧资本主义经济陷入衰退
C.世界大战激发西欧社会忧患意识D.十月革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2 . 有学者指出,俄国临时政府“犹如一头‘倔牛’,自始至终不去解决包括除政权组织问题之外,诸如布尔什维克党人在革命之初便提出‘和平、土地、面包’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推至遥遥无期的立宪会议。据此可推知,临时政府的做法(     
A.加速了十月革命的发生B.激发了俄国民众的民主意识
C.巩固了自身的统治秩序D.延缓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
2023-05-30更新 | 44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表现在(     
①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竞争开始
③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④极大鼓舞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列宁在一次演讲中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对该材料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材料中“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蕴含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C.这个“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沙皇政权D.在十月革命中出现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说:“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通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了旧制度,在旧制度上构建起了新制度的框架。”这“新制度”准确的理解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制度D.余粮收集制度
6 . 1918年,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指出,“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散发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为之抱悲观也”。李大钊所说的“事变”指(     
A.法国大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运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023-04-2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917年,列宁提出:“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各富强国家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这一言说(     
A.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改变了二十世纪世界政治格局
C.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散发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为之抱悲观也。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年)

材料二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文中“俄罗斯今日之事变”的名称;概括作者对此事件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方面的新发展;简析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9 . 下图为中国青年漫画家沈泊尘于1918年9月发表的漫画《虽不中亦不远矣》。漫画所(     
A.歌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B.倡导暴力手段推进国民革命
C.谴责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战D.号召人民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2023-02-10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0 . 俄国十月革命后,孙中山曾以南方国会与中国革命党的名义致电列宁,说道:“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抱有同样目的,即解放工人并建立以承认俄、中两国伟大无产阶级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持久和平。”这(     
A.说明了孙中山走社会主义道路B.标志着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形成
C.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受广泛关注D.消除了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23-02-10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