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月革命及其爆发前俄国的现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该政府是指
A.沙皇专制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人民委员会
2 . 新政府面临着紧迫的任务,战争还在进行,彼得格勒面临德军威胁,农民在等待解决土地问题,工业品比前一年减少了1/3,粮食价格比战前上涨了10倍,士兵不听指挥,到处是难民、逃兵、流浪者。上述材料描述的状况
A.促进了沙皇俄国的覆灭
B.加快了二战转折点的到来
C.导致资产阶级政府倒台
D.加速了社会主义苏联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托洛茨基意在说明
A.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B.二月革命导致俄国社会动荡不安
C.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
D.俄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成为必然
4 . 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2019-03-18更新 | 175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二(12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学者所绘的《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

对图解读全面的是
A.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短暂的
B.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C.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
6 .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2019-01-30更新 | 232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列宁曾经指出,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被压迫阶级如果不努力学会掌握武器,获得武器,那它只配被人当作奴隶使唤。列宁意在说明
A.阶级斗争中暴力革命的必要性B.十月革命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C.俄国革命没有和平发展的可能D.无产阶级必然会战胜资产阶级
8 . 1917年初,一个孟什维克和一个布尔什维克探讨俄国什么时候可能发生革命,孟什维克认为至少需要25年,而布尔什维克则认为至少要50年。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二月革命就爆发了。革命加速到来的原因是
A.俄国政治经济落后
B.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沙皇专制统治黑暗
D.一战加剧社会矛盾
9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革命,两者均属“共和革命”性质,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这一观点
A.建立了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
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C.客观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
D.准确评价了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
10 . 《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2016-12-12更新 | 97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二(12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