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月革命及其爆发前俄国的现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史实结论
A顾炎武在《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中指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B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下院)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上院和下院联合行使立法权。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的混合物
C1920年8月,上海总商会进行了会董换届改选,正副会长易人,原有的33名会董中改选者达31人,新当选的会董中有1/4的人还不到40岁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生态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俄国诞生

A.A
B.B
C.C
D.D
2 . “列宁以上述的理论为依据,使他的党作好了1917年第二阶段革命的准备---布尔维克夺取政权”。体现上述理论的文献是
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3 . 二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一起)“提心吊胆地”决定支持罢工运动,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可能发生的革命会如此临近”。这说明
A.二月革命时机并不成熟
B.当时的各政治党派害怕革命
C.当时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D.二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4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革命,两者均属“共和革命”性质,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这一观点
A.建立了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
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C.客观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
D.准确评价了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
5 . 《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2016-12-12更新 | 97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二(12月)历史试题
6 . 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据此可知列宁认为
A.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
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D.“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
7 . 列宁于1917年3月从瑞士发电报给俄国同仁:“完全不得相信新政府,一丝一毫也不支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这说明列宁
A.主张必须推翻沙皇政府
B.对民众的现实诉求清楚
C.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反思巴黎公社失败教训
8 . 1912年,高尔基在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目标就是
A.摆脱压迫,取得民族独立
B.击退外国干涉,保卫新生政权
C.推翻沙皇专制,建立民主政权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9 .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2016-11-27更新 | 1387次组卷 | 8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年高三10月段考历史试题
10 . 某传单上写道:“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中B.巴黎公社革命期间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俄国十月革命期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