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五四”时期,爱因斯坦曾二度访问中国。“五四”的许多激进分子,为了表明列宁的民主是与爱因斯坦的革命科学相结合的,提出了“民主和科学”这个通俗口号。中国人认为革命飞跃和爱因斯坦主义是一致的。

——A•弗里德曼《爱因斯坦和毛:革命的比喻》

材料二   一位工人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说:“总的感到对爱因斯坦这个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应狠狠地批判,应该摸这个老虎屁股。”1973年,《复旦大学学报》第三期发表了李柯的文章《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文章说:“牛顿沿着形而上学的道路,把时空看成是高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最后成了神学。爱因斯坦沿着唯心论的道路,也使时空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实质上也成了绝对时空,最后也不能不走上为神学张目的道路。”

——胡化凯《“文革”期间的爱因斯坦批判》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与“革命飞跃”的联系。提倡爱因斯坦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中国人从哪两个角度对爱因斯坦进行了批判?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导致中国人对爱因斯坦评价不断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在回答第十九个问题即“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呢”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916年8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写道,“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选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及其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不同。其理由是什么?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2018-09-27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