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是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德国海军中的起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在全欧洲增长的最高表现;其次,帝国主义为扼杀俄国革命而媾和的威胁)和军事形势(俄国资产阶级和克伦斯基之流已经明确地把决定彼得格勒让给德国人),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在准备军队撤出调往彼得格勒,哥萨克包围明斯克等等——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917-年10月23日)


试结合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从革命形势、革命策略和结果三个方面简要评述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过渡中革命策略的变化。
2018-05-03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内学界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认识,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看法,第一,“1900年或19世纪末20世纪初说;第二,“1917年十月革命”说:第三,“20世纪40年代”说。以20世纪初为开端的观点,其成分是多元的,有的是物史观,有的是现代化史观,多数则是整体化史观。1917年开端说是曾经的主流和正统,为新中国世界现代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厥功甚伟,但其影响力已不复当初。以20世纪40年代为开端,是因为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世界历史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王本立《我国学界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问题的争论》


选取材料中关于现代史开端的二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相关史实,进行简要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