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1318日,被马克思热情赞誉为“英勇斗争的范例”的巴黎公社起义爆发。19171025日(俄历),俄国十月革命庄严宣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从1871年到1917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越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疆域,在东方落后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巴黎公社起义对俄国十月革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指引列宁确立俄国革命和建设任务,并为十月革命提供重要方法论。列宁也深刻认识到巴黎公社起义的重要地位,提出俄国革命要沿着巴黎公社开辟的道路前进,并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起义的论述中得到重要启示,为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方向。历史实践表明,十月革命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俄国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吴日明《巴黎公社起义与十月革命道路的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5-27更新 | 31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政治现代化模式是各民族、各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形式变迁的道路或途径。在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以及同一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政治现代化模式在各国、各地区显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就西方国家所处的政治现代化的层次来讲,无论是其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是民主政治模式中都包含了不少“现代性”因素,我们应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消化。

——摘编自陈振川《中西方政治现代化模式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现代化模式”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河北专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曾说过,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记录。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一个人的未来,和人间全体的未来相照应。一件事的征兆,和世界全局的征兆有关联。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20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布尔什维主义)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其精神,可是20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所以Bolshevism胜利,就是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摘编自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结合所学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0-07-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邯郸一中、石家庄一中、张家口一中、保定一中、唐山一中)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这句名言,把人类的解放事业寄托于无产阶级身上。23年后,这个“幽灵”在法国巴黎让世人更清楚地认识了她的力量。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打开了一个缺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观察上面四幅图片,就其中两幅或多幅图片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0-02-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事件
19世纪初1811年,诺丁汉郡的袜商不顾行业规矩,生产一种劣质长筒袜,压低袜子价格,严重冲击了织袜工人的正常收入。一些织工秘密组织起来,以"卢德将军"的名义捣毁商人的织袜机。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
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1831、1834年法国爆发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意志爆发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先后失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史称第一国际,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但很快失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决议,多数主张进行经济斗争、合法参与议会斗争,组织比较松散,“一战”爆发后,自行解散。
1903年列宁主义诞生,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试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2年,徐蓝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通过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论述,将15世纪末16世纪初直至21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合为一体。全书以近代早期的世界全貌为开篇,然后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西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等五个方面为纬线,进行整体论述,注重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长时段地勾勒人类历史不断走向现代化、走向全球化、走向多极化、走向进步的过程。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序言


根据材料中书籍的编写思路,选取其中一或两条线索自拟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可谓见仁见智。十月革命前后,普列汉诺夫就反对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主张,认为“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出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苏联解体后,在“全盘西化”思潮的影响下,俄罗斯主流社会以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占主导,说“十月革命是历史的误会”。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予以批驳。
2019-03-0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针对有人将唯物史观歪曲为“技术经济史观”或社会宿命论的挑战,思格斯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及其合力的结果,“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它表明历史进程就是物质条件与个人意志及其合力的统一,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个人及其主体合力对历史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历史贡献。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围绕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