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出现了以英国欧文、法国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的使用,使劳动分工更为细致和专门化,资本家常常用大批非熟练工人替代熟练工人,用女工、童工替代成年男工,以减少工资。工人随时面临失业的危险。19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家的工人运动已经从经济领域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摘编自凌唯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探究》

材料二   十月革命前的一百余年是俄国急剧变革的时代:腐朽没落的沙皇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其他复杂的社会矛盾使俄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定,曾经盛极一时的俄罗斯帝国风雨飘摇。当时有血性、有理性的俄罗斯人都在摸索前进的道路。当俄国人民已不再对各种改革寄予希望的时候,便将目光转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希望在俄国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但他们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摘编自洪亚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主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B.十月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
D.十月革命极大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2022-05-19更新 | 462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步较晚,到20世纪初,俄国仍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并且具有很明显军事性、封建性的国家,是帝国主义国家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俄军失利、国内民众厌战情绪蔓延的背景下,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俄历19171026日,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的发表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摘编自李亚强《从十月革命到苏联再到俄罗斯的历史巨变》


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人认为它是历史的必然,也有人说它是历史的偶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阐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2-07-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第一国际解散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工人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了。而《共产党宣言》中所确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诸多原则也在世界各国的工人中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恩格斯才说:“《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时至今日。《共产党宣言》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纲领性文献,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圣经”。

——艾四林、曲伟杰《<共产党宣言>导读》

材料二   在提纲中,列宁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应努力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应该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应为议会制共和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只有推翻他们的统治。

——品墨《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从工人运动的角度,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提纲”发布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提纲”的名称及其历史作用。
2022-03-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宁提出: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列宁提出这一目标的背景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B.七月事件激化国内矛盾
C.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形成D.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
6 . 1917年4月,列宁在谈到当时革命形势时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列宁这一言论的主要背景是
A.《四月提纲》得到民众支持B.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D.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巴黎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已经懂得: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懂得: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无可推卸的职责和绝对权利。

——1871321日《法兰西共和国日报》第80

材料三   (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终于在1920年代末拉制了前沙皇俄国大部分地区。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并概括其诞生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夺权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运动有何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俄历二月到十月,布尔什维克党迅速强大起来并最后夺得了政权。这几乎是个跃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有客观的机遇性。总的一句话是,布尔什维克党是在符合民情、顺乎民意、得乎民心的情况下取得政权的。关于这个机遇问题,列宁后来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作过生动的说明:“在十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我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

——摘编自闻一《俄罗斯通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开辟了俄罗斯文化的崭新时代,俄罗斯文化经历长期的发展积累了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十分注意保护和继承俄罗斯传统文化。苏维埃政权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各民族的文化得到重视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组织,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到20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文化在苏联建立起来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十月革命胜利有其“客观的机遇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
2022-04-30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学者诺伊贝尔在《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中提到“马克思主义由于脱离了时代,他的理论在西方没有市场……但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是指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推行新经济政策
C.提出“一国胜利论”D.二月革命后和平夺权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布尔什维克)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胜利。

——摘编自(美)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材料二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并没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因此,革命工作以城市为中心,武装起义首先是为了占领中心城市,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里,北伐战争的革命道路就是以城市为中心,先在大城市夺取政权。尽管1927年大革命失败,但是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心城市,这是由于当时中共中央认为以城市为中心这条道路适合中国。在中国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极其落后的境况下,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是中国选择什么方式。

——摘编自邓中华《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历史地位和评价》

材料三   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利用第三国际解散的良好时机,通过灵活的处理方式,有效地摆脱了苏联方面的控制以及党内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的束缚,开辟了一条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摘编自《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早期斗争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探索出的新道路及其具体实践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