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史学家傅斯年的观点是强调论从史出,史论不能超越史料而人为地拓宽、转变、拔高。下列各项历史事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事实历史结论
A墨子的主张“兼爱”“非攻”墨子的思想发展至今成为和平主义思想
B朱熹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朱熹是理学的开创者
C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全世界得到了弘扬
D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宣布废除沙俄政府在中国取得的若干特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AB.BC.CD.D
2020-12-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都——在十月革命后实现了,说明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

——整理自【德】诺伊贝尔《德国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   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节选)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里。一致举行起义的士兵和工人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克伦斯基政府倒台了。委员会号召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不要受人挑拨离间,而要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和革命的新政权。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召集立宪会议。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组织者(文献与史料)》


(1)根据材料一,说明列宁的主张是什么。起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学者认为“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继承者”的理由。
(3)材料三主要包含了哪些信息?由此判断革命的性质。
2020-04-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同步练习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也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1917年10月10日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史料中的“锁链”具体指什么?这一文献的发表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巴黎公社是何时建立的?为什么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3)材料三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这次武装起义的结果怎样?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来讲有何意义?
2019-08-0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一必修一专题七、八、九历史试题
4 . 理论指导、史料研习、问题讨论和社会调查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2)史料研习“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问题讨论

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
2019-01-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黄平县且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辨析概念、解读史料和理解观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从词源学来说,古希腊文δημοκρατια(民主),是由δημοζ(人民)和κρατοζ(权力)两个词组合而成,涵义为人民的权力,即由人民执掌政权共同治理国家之意。后来,西方国家文字将此词直译为德谟克拉西(英文为Democracy)。近代作为政治术语使用时,内涵有所延伸和扩展,主要指人民主权,与古代的含义不尽一致。

(1)结合所学,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民主”的不同之处。

邮票在方寸之间见证着历史,可视为一种特别的史料。

注:图14上方文字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

(2)图14和15分别是1957年中国和匈牙利发行的十月革命纪念邮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两张邮票进行解读。

要求:全面提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

有学者提出:二战后的美欧关系受到国际形势和美欧双方实力两大因素的制约,经历了从冷战期间依附性质的“特殊关系”到冷战结束后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的转变。

(3)请你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

2018-01-20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
6 .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之一,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给其他国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材料一   列宁当时希望在比较短的时期内通过用国家法令来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全国统一的计划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把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思想变成了直接的行动。

——张传平《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轨迹与理论价值新探》

材料二   1921年初,列宁开始构想一个包含多种经济成分的新的经济体制,其核心是“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开始探索在没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文化落后的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杨军梅荣政《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思想内容》

材料三 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直接过渡”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直接过渡”带来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在农业、工业方面的具体举措。结合所学分析“新经济体制”实施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2021-01-0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7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作为布尔什维克夺权的见证人,认识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将其称为‘震惊世界的十天’。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为摧毁俄国社会的传统模式和价值,为挑战各地自由社会组织做好了准备。”材料中的“这事件”
A.迫使沙皇退位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和平取得政权D.打破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8 . 如图是20世纪90年代俄国民众对十月革命不同看法的变化示意图。通过对比两幅图示所反映内容的变化.可以推知
A.苏联解体导致人们意识形态多元化B.人们对十月革命的认识趋于理性化
C.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重新得到认可D.多极化孕育了俄国民众的大国情结
2020-08-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1887-1920)作为布尔什维克夺权的见证人,认识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将其称为‘震惊世界的十天’.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为摧毁俄国社会的传统模式和价值,为挑战各地自由社会组织做好了准备。”材料中的“这一事件”(  )
A.迫使沙皇退位B.推翻临时政府C.和平取得政权D.重建自由秩序
10 . 选择正确的方式与道路,有利于推动革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它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巴黎公社没有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况且,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很难落到实处,最终也导致了巴黎公社失败。

——丰云《论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材料二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俄国过激派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居然成立,居然过了两年。不管将来结局如何,假定万一推翻,他那精神毕竟不能磨灭。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於别国。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列宁提倡的夺权方式并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