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之短寿使得匈奴一时坐大,匈奴趁秦末动乱之际再次侵占河南地,成为新统一中国的汉朝的一大威胁。故此刘邦欲趁统一江山的战胜之锐一举解决匈奴问题,亲率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交战,但却由于轻敌导致自己反被匈奴包围,遗下汉之国耻。无奈之下,刘邦只得采取和亲之计,但匈奴并不因此而满足,反而时常入侵汉边郡掠夺人民财物。汉初经过秦末大乱之后,名都空城,人口锐减。汉文帝开籍田以劝导天下,景帝时又将田租确立为三十而税一,故而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到顶峰,诸侯势力也遭到打击,也就放开了手脚去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到元狩四年时,汉发动漠北之战取胜之后,国家已无力颁赐厚赏,就连战士的俸禄也因为财匮而发不出去,因而在西域实行屯田就理所当然了。

——摘编自张建文《汉代屯田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为实现政治安边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初组建了劳武结合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赓续了汉唐治理西北边疆注重实用、认可多元、与时俱进的传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和国家赋予重任,并长期驻守于边疆、服务于边疆的特殊准军事组织,维护国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团的最高利益所在。兵团作为一支生产队,经过几代兵团人的不懈奋斗,新疆的现代化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一大批工矿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新疆也是多民族聚集区,兵团重视少数民族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兵团就注意培养和使用本地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为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在农业资料上实行优惠价格,同时积极改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自组建时起,兵团就以形势发展为依据,以屯垦戍边为使命,在西北边疆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李东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代在西域实行屯田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加强对西北边疆治理的主要原因,并说明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边疆治理情况。

朝代管理体系   边疆防御 民族政策
汉朝
设立郡县;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和亲、武力征服、纳降、内徙、分化瓦解、派遣使者、屯田、册封官爵、羁縻统治等
隋唐
确立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部督、刺史,并可以世袭;设立都护府,统于中央政府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采取过武力讨伐,但以怀柔、招抚为主,主要是和亲、册封、内徙,还有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元朝设立宣政院;建立驿站制度部署了大量军队屯田、册封、联姻、因俗而治等
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实行州县、八旗并存制;盟旗制;沿袭土司制度,后来进行“改土归流”西北设伊犁将军、东北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西南地区设办事大臣封爵、给俸、年班朝觊、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王朝在长期的政治统治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形成并实施了恩威并施、和亲、羁縻、土司统治等民族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稳定了国内的民旅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旅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互相支持,使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对民族自决和民旅区域自治两种政策的反复比较和权衡中,逐渐倾向于民族区域自治,同时,在个别地区进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试验取得的成效也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并最终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主张。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各民族长期相互杂居,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已构成国内最重要的政治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制度被确定下来。

——摘编自周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整体上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3 . 民主与法制是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追求的政治目标。

材料一   ①从1912年2月7日起,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参议院召开了制定约法的会议。经过两次起草,32天的讨论,于3月8日获得通过。②3月11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孙中山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就用根本法的形式否定了“朕即国家”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约法还规定“民国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④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史实即历史史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是通过分析史实得出的结论。上述材料标示的序号中,属于史实的是        ,属于史论的是        ,属于史识的        

材料二


投豆选举(翻拍自延安革命纪念馆)

图片说明:抗战时期,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其法以豆粒(什么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三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

凡居住在三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龄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后来在选举资格上又增加了“无阶级、职业、不分党派差别”的规定……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票效力相等,各级参议会代表名额的分配是平等的,即以一定的人口比例为基础,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相当。

——韩大梅《论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制度》

材料四   


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合影(前排左三是开明绅士李鼎铭)


(2)根据材料二、三四,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意义。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3)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本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开启了英国300多年的渐进式宪政改革历史。……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在法国革命浪潮影响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企业主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

——凤凰网


(1)依据材料1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展特点。指出其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材料2、美国宪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但北美大陆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这里无须负担封建制的沉重包袱,没有与生俱来的等级差别……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自其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经历二百多年的沧桑,但众多的修正案使其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美国宪法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出具体而微的规定,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又必须适时调节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所以美国宪法不仅仅在于它确立了人民主权、限制政府、联邦制和分权制等一系列原则,更重要的是形成的一种妥协精神,……美国宪法的这种妥协精神对于保证社会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美国宪法正是具有了这种“谈判”与妥协精神,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式,从而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2)依据材料2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指出对世界积极的意义。

材料3、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宪法变迁史以“君权宣言”开始,以破坏宪政的“临时条款”结束,历时41年(1908—1949)其间各类宪法、临时宪法(约法)宪法草案共15件,……平均约4年出台一部宪法。

(现行)1982年宪法。……它的最大问题是对经济体制的规定过于僵硬。于是便有三次对它的修改。

(1)1988宪法修正案。……增加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2)1993年宪法修正案……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

(3)1999年宪法修正案。……内容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问题:依据材料归纳中国宪法的变迁特征。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对“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钱穆语)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的重要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3)材料三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综上探究,你获得哪些重要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

——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

材料二   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10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2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19475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摘编自《民族区域自治大事纪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不同,并简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5年,袁世凯启用《中华雄立宇宙间》为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珽,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1926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把《国民革命歌》(原为《国民革命军军歌》)定位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19499月,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位国歌,后定为正式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从上表国歌变迁中提出论题并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6-17更新 | 482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同学在课外进一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归纳了以下表格,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9年-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1955年-1965年先后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
A.反映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
B.表明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说明中共一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D.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它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7-05-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双十协定》签订后,国民党军队虽然继续东进和北上,但在与中共的较量中并未占据优势地位。19451222日,美国总统特使赴华调停国共冲突,主张“尽速以‘和平民主’的方法达到‘中国之统一’”。美、苏、英三国外长会议发布公告,认为中国“内部冲突之停止”及民主党派广泛参与政府,“均属必要”。次日,国民党政府宣布于1946110月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会议代表由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党、民盟和社会贤达各自推选出的总共38位代表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大会规定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党在国府委员中只占二分之一,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用政治方法解决政治纠纷,以保持国家之和平发展”,“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最后,各方代表在《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中,对建军原则和军队整编办法等达成一致意见。

——摘编自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四卷)

材料二   19499月,由中共发起和领导的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讨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19499月,由中共发起和领导的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讨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事宜。来自45个参加单位的662名代表均由中共中央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协商确定。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了国旗、国徽、国歌等。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从此,政协会议在中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征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范前锋、毛磊《人民政协与国民参政会及“旧政协”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6年政协会议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946年的政协会议相比,1949年政协会议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2-05-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