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1955年至2004年,新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990多亿元,累计建成项目近9万个。这主要说明
A.新疆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新疆发展
C.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成就巨大
2 . 对下面的纪念邮票解读正确的是
A.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张纪念邮票
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代表由选举产生
C.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受到人民热烈欢迎
D.新中国建立后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2019-04-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这一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4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后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5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世界银行前驻华代表皮特鲍泰利教授说,“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基于这点认识,鲍泰利断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下列对鲍泰利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B.初步建立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在1954年前,中国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D.它适应中国的国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美13个殖民地名义上都是英王所有,但由于远隔重洋等因素,各殖民地享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权。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出席村镇会议,讨论和决定架桥修路、建立学校等各种事务。独立前,北美各地的识字率就已经达到70%—100%,而且已有11所大学,有3万人有学士学位。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大都熟悉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且不贪恋权位。建国时,有人劝华盛顿称帝,他拒绝了。有人给他设计了一个宫殿的草图,他也否决了。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祈》

材料二: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依然掌控在封建势力手中,独立各省各自为政,南京临时政府政令难出京门。社会上“三个月无君,则惶惶如也”的思想依然如旧,袁世凯更是没有半点民主的细胞,并最终在宪法的掩饰下将专制独裁一步步推向极端,恢复了帝制。

——摘编自【美】吉尔伯特《中国近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因素。
(2)孙中山效法美国民主政治却未能阻止帝制的恢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原因。
(3)为保障民主,共产党人主张并实践“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为此,建国初期进行了怎样的政治建设?
8 . 下图是某重要会议与会代表的合影,这次会议
A.确定了我国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B.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
C.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2019-03-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必修科目历史试题
9 . 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华文明史上最为显赫而震撼人心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中国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结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③新中国诞生
④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0 .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举行婚礼,她为了参加选举,把婚礼推迟了两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