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 下表为1950-1954年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对表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单位:人)
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
干部数量798610326118681569316261
干部逐年增长率120.3%148.6%196.5%203.6%
少数民族干部数量6271091229423542407
少数民族干部增长率7.9%10.6%19.3%15%15.8%
A.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干部B.宁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提高
C.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决策D.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密切
3 . 下表所示为第一届至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统计表。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我国
届别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
时间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1988年
人大代表总数(人)1225122630402885349729732973
少数民族代表人数(人)178179372270381405445
少数民族代表占比(%)14.514.612.29.410.913.614.9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健全B.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
C.人民当家做主地位日益提高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4 . 请看如图报影,下列选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接受《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C.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D.筹建新中国是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重要任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二 从形式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修改1978年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从实质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否定”1978年宪法基础上形成的。因为,1982年宪法虽改自1978年宪法,但是它所继承和发展的不是1978年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年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据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概括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现行宪法”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6 . 下表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清朝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中华民国临时国歌《五旗共和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广州国民政府国歌《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A.都以反帝反封作为国歌主题
B.国歌变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C.都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渴望
D.都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2019-06-25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历史复习练习:反侵略求民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必须负责将人民解放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第十七条 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节选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条   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第十五条 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1982年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摘编自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特点,并简析其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内容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2年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8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情况。对此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年份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
1951年以有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问题为最多
1952年控告各机关干部污和资本家申诉不服处分以及群众要求就业的问题居多
1953年以检举控告各级机关干部的官僚主义,革命主义和违法乱纪的问题为主
1954年普选和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中出现的信访量呈现上升趋势
A.我国已建立起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处理机构
B.来信来访为党政机关与群众沟通的唯一渠道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信访内容多与党的政策及各项中心工作相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请看下图报影,下列选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
B.北京市人大、政协等相关政权组织已经产生
C.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D.该消息标志着“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
2019-04-19更新 | 2171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定
B.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