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世界上只有少数城市能站在时空的聚焦点,见证历史。”北京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1)材料中所讲到的三次“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说明这些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北京著名建筑或旧址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在下列图示中填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和政治体制的名称。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从古至今,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趋势。
2020-04-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推动20世纪的中国不断出现新的面貌,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新面貌一: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诞生。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七条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

第八条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

第九条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权。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1)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

新面貌二: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九·一八”到日本投降期间,日军出国作战共伤、病、战死287.4万人,其中198.4万人是死在中国战场上的(相当于总数之69%)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抗战期间,中国对日、意、德法西斯三国宣战,并宣布废止与三国的一切条约。同时还促使美英等国放弃治外法权。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列举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会战名称。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回答,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新面貌三: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开始了全面的民主建设。

中国曾出现过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注:分别指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但都没有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制度的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