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
A.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B.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2 . 有学者认为,西式民主主要表现为人们在竞争性选举中拥有票决权利,即是对精英统治表达接受或拒绝的权利,而新中国开创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协商的角度完善了制度程序,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实现。据此推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
A.平等性B.广泛性C.继承性D.深刻性
3 . “一个关键因素是把新政权与过去联系起来,借此大力寻求正统性的最广泛的基础……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这一现象表明(  )
A.抗战时期中共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B.新中国初期沿用了统一战线的策略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D.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

材料二  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材料三

序号重大事件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等各界代表出席。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0年,广西宜州市合寨村村民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直接差额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率先实行村民自治。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984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塞罗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以英、美其中一国近代民主制度确立的史实为例,阐释以上观点。
(3)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三,围绕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某个方面,选用两则历史资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用所选资料对主题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9月13日,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已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目前,香山革命纪念馆正在展出《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下列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与此地有关的是
①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②吹响“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
③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④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⑤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6 . 从政治实践来看,新中国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如果有先后,那么是协商在前,选举或票决在后。从选举实践来看,候选人都要经过协商提名、讨论之后再行选举。这说明在中国
A.协商民主是民主的主要形式
B.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辅相成
C.政协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
D.协商民主的地位高于选举民主
7 . 此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曾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B.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
D.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019-01-22更新 | 1674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订的《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即“四面八方”工作方针。这说明当时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B.亟需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
C.市场经济在中国逐渐走向萎缩
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方式
9 .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宣告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018-05-18更新 | 243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6届甘肃嘉峪关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下表为近代中国各民主党派成立的情况:此可知
A.抗日战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历程
B.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治受到挫折
C.重庆的民主程度要高于其他地方
D.知识分子是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