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政治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其中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史》

材料三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出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变化历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2020-02-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政治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为什么放弃联邦制而采取民族区域自治?(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过解释:“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拔。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

——摘编自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促进建国初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的条件。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历史地位。
(3)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放弃联邦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治制度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
2019-11-01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3 . 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不断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分别列举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打开新局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其目标是什么?作出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请列举这一时期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三项举措。
(4)21世纪,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大举措是什么?对中国和世界分别有何意义?
(5)21世纪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7-1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材料二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宪法是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依据,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主义宪法,才能使我国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1)材料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材料中有关权力的行使、制约等规定体现了什么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有什么地位?

(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

2018-10-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ꞏ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6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规定。
时间规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79年地方各级人大会议上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也实行差额选举的办法
1987年对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代表与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方式和做法,做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1992年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权利义务、工作方式,对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等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据此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保障了依法治国方略的执行
B.实践推动了其发展完善
C.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D.职能定位发生显著变化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草歌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   政治现代化最关键的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第一,将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举国公认的全国性的立法机构手里,第二,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且建立专业化的机构来执行这些职能。第三,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

——摘编自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三   政治系统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展开,其根基在于政治文化的取向模式,在于由民众的政治认知,情感及价值观念所交织而成的一种信念体系,否则政治系统本身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与意义。

——摘编自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缘由。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为例,围绕“政治现代化的特征”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2017-05-19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