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获得合法地位
2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请完成:
(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政治文献?确定什么政体?英国有哪些制度创新?
(2)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19-11-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试题
3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的基本风格
B.体现了百花齐放的创作精神
C.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的极大热情
D.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4 . 观察下列图片。图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①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
③《共同纲领》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④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有学者将新中国的人大制度的变迁粗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54~1957年)第二时期(1957~1978年)第三时期(1978年~)。其中第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开始确立
B.曲折发展
C.遭受破坏
D.恢复发展
7 . 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代表。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019-03-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黑龙江省“三区一县”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9 . 我国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器;从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到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其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这表明我国
A.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民主发展方向
B.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人民代表大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0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2019-01-30更新 | 228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3-2014年黑龙江哈四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