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天津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5-27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经济史(旧)、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属于周天子B.土地实际上为奴隶所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土地兼并现象
2024-05-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于”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中国古代一直奉行宗法制B.宗法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有共同血缘关系
2024-05-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019-01-30更新 | 5262次组卷 | 20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天津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派遣史官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2024-06-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止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据此可知,少数民族内迁(     
A.改变了各民族的人口数量B.促进中原人民南迁开发江南
C.说明少数民族比汉族先进D.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2024-06-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023-12-19更新 | 977次组卷 | 204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接播种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C.江南开发迅速,农业多种经营D.北方战乱频仍,南方超越北方
2024-05-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武则天统治时期,通过给低品级官员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他们得以与宰相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加强皇帝对中枢权力的掌控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权力
2024-05-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需缴纳定额租调D.土地由国家雇工经营
2024-05-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松弛人身依附关系B.提高农业生产力
C.促进农产品商品化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昨日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古代儒学家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这反映出儒学(     
A.强调个性B.重视自由C.推崇法治D.服务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宋代,诏书一般表达的是政府的意见,原则上均由宰相的属官中书舍人起草,皇帝只是依例批准而已,且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可成为正式的政令。这表明,在宋代
A.宰相获得了法定的行政权
B.政府的权力侵蚀了皇权
C.宰相拥有的权力趋于集中
D.皇权受到制度性的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范围
B.密切经济交流
C.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官吏制度
2019-01-19更新 | 230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北宋末年的《鸡肋编》记载,“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这反映宋代
A.跨区域贸易得到长足发展
B.农业生产区域化日益突出
C.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
2017-11-17更新 | 320次组卷 | 23卷引用: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北宋大儒张载说:“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可忧者”,他认为“政术”应当吻合或遵从“道学”的普遍原则,这一思想得到当时许多士大夫的认同。这一思想
A.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B.有利于对皇权的制约
C.推动法家和儒家思想合流
D.是理学形成的标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明朝内阁拥有专用印信,但只是用于上呈皇帝的密疏,与六部等部门的公文需用翰林院印。这主要反映了明朝内阁的(     
A.职责B.来源C.性质D.演变
2024-05-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清代州县行政繁多琐细,“竭官吏之聪明才力以求之,而未必尽举”。结果,州县官举“毫毛之事无一得以自专”“除积弊则以为生事,裁横征则以为损官"“力事振作则以为专擅”。这表明清代州县官员
A.重视兴利除弊,勤于政务B.遭到中央制约,行政事务模糊
C.施政权力受限,难有作为D.缺乏行政自主,要求革新政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明清时期,我国南方各地农村土地租赁中出现“永佃”的现象。如浙江临海县“地方乡例,租人田种……若田主把田卖与别人,仍旧是旧佃户耕种还租,叫做卖田不卖佃。”这种现象在当时较为普遍。材料说明(     
A.自由雇佣劳动在农村出现B.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C.佃户对地主人身依附弱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024-05-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列出了下方小提纲。你认为其研究的主题是(     
主题:____
高产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
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
A.宋元社会经济发展B.宋元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明清经济继续发展D.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危机
2024-06-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明末小说的特征(     
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2024-05-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福建布政使徐继畲撰写了《瀛寰志略》。该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尤其重视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由此可知(     
A.作者希望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B.清政府开始倡导全面学习西方
C.西方历史地理已纳入学校教育D.中国民众渴望了解西方的状况
2024-05-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开平煤矿产的煤,除供应国内各局以外,还投放市场。煤的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这说明洋务民用企业(   
A.处于世界先进水平B.创办的主要目的是求富
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企业D.成功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有助于民族意识觉醒B.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D.是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有学者指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这次反思的结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繁荣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D.需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才能抵御外国侵略
2024-05-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20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7-03-21更新 | 51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