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间相隔只有十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老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过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期间相关历史,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条件。

材料二   

——选编自《历史》必修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019-03-0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湖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毛泽东在评论新中国某制度时称“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该制度最可能是
A.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革命委员会体制
4 . 下图是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该组织系统最早形成于
A.新中国成立时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三大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18-09-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三
5 .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图3所示的会议通过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告台湾同胞书》
D.《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6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其职权有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观察中国》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情况?它对政治建设有何危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为了避免材料二的悲剧,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2018-01-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题历史
8 . 读下图。该图所示会议
A.确定了国名、国旗、国徽和国歌
B.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最早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7-08-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初期所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最初得到的一个基本评价是“得人心。”之所以得人心,主要是因为三大制度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B.奠定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C.体现“人民性”和“民主性”原则
D.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政治制度
10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05-19更新 | 493次组卷 | 27卷引用:浙江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