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拥有立法职能,此后,政协会议便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B.政协已完成民主监督使命
C.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规定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017-02-17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2 . 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 毛泽东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A.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D.文化大革命中制度破坏
4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制度文化变迁,创造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所坚持和提倡的社会主义新型制度文明与民主模式。……当代中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决定了我国民主制度选择的可能性空间。中国式民主的成长空间……必须能够真实有效地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共同权利。
——据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边界的红旗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毛泽东所批评的“本本主义”针对的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什么倾向?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立了怎样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模式?当代中国为“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共同权利”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方略?
2016-11-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9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卷
5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下列关于一届人大认识正确的是
①背景是“三大改造”的深入开展
②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 小明在探究人民政协的历史,他知道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存始于
A.1946年B.1949年C.1954年D.1956年
7 . 下列选项中不是中国民主政治基本特色,不属于我国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
8 .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亡周期律问题,对此毛泽东认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最能体现这一问题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公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