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三权分立”理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8-08-27更新 | 525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2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形成的的标志是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开国大典
C.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的召开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下列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4 .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1953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到1956年,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始了。下列成就属于1953-1956年的是
A.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C.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成为华约组织成员国
5 .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图3所示的会议通过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告台湾同胞书》
D.《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6 .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这反映了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
B.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选举法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7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因此,这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规定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B.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C.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
D.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 .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A.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B.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C.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系统
D.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10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是在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底
D.1978年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