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代表。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2 . 民主制度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国家民主构成中,国家民主是主体、主干,政党制度对民主起导向作用,社会民主是民主的基础,依法治国是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保障。当代中国民主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系统的民主制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以及由此形成的共同的意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统一性的基础。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总体上说最能够体现“主权在民”,选举产生向人民负责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北京党建研究基地课题组《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当代中国民主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里的“三者”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主政治的优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看法。
2019-03-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凌源市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抽测历史试题
3 .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2019-03-16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我国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器;从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到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其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这表明我国
A.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民主发展方向
B.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人民代表大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 . “6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其监督下既有分工又协调一致地依法履行职能。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是统一战线性质组织
B.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C.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D.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2019-02-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6 . 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阶级性
C.绝对性
D.渐进性
7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2019-01-30更新 | 228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广东卷)
8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
9 . “6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其监督下既有分工又协调一致地依法履行职能。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是统一战线性质组织
B.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C.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D.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
10 . 从第五届全国人大以来,在每届关于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中,都明确规定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比例。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中规定:“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