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下表节选自《枣庄市志·大事记1950一1985》,这反映了(     

1950年4月11日

怿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派)

1951年5月16日

怿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4年7月7日

怿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B.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
2023-03-02更新 | 271次组卷 | 14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邓小平

材料三   我们中国……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摘编自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相比的最大不同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政协民主政治的作用。
2023-01-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图说史·政治制度”主题活动,他们搜集到多幅图片,进行归类、甄别、分析,请你参与完成这次活动。

第一小组搜集到两幅建筑照片


图1紫禁城太和殿


图2伦敦唐宁街10号英国首都官邸

(1)任选一幅照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反映出的政治制度及制度特点。

第二小组搜集到两幅绘画作品


图3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图4武装攻打冬宫

(2)指出两幅绘画作品共同描绘的是20世纪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第三小组搜集到两份影像资料


图5北京选民在投票


图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步入会场

(3)这两份影像资料共同记录了新中国建立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其根本原则是什么?
4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着国家”。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22-12-28更新 | 346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必修阶段性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1)请写出材料一中“值得信赖的政府”的名称。结合所学,列举政府建立初期“合理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 ,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 ,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材料三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 ,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提供范例的具体表现。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民国时期法律近代化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2022-10-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他们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以取代过去那种权力分散的松弛的政治状态。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国家统一
B.完善了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
C.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胜利
D.通过体制建设重塑国家形象
8 .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首相之下不设立各部。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与迁徙、人身等自由,有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依法纳税和服兵役等义务。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分析这种政体确立后对德国和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为加强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我国又颁布了什么法律。
2022-05-20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
项目中共党员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
人数668284100636030177147
比例54.8%23.16%8.16%%5.144.89%2.45%14.43%11.99%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B.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
C.代表经协商推举出来D.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2022-04-05更新 | 1271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下图是1953年古田县某地的选民证,该图片说明当时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体现
C.严格限制选举人的资格D.民众参政意识普遍提高
2022-03-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2届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