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1套20枚,每一枚都有一个主题及若干表现元素。下列表现元素中,符合“制度奠基”主题的是(     
A.延安宝塔山、《论持久战》、抗日战争
B.河北西柏坡、香山双清别墅、渡江战役
C.五四宪法、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
D.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十三陵水库
2022-07-05更新 | 742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2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概况。
(1)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_______________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___________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

(2)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_____________组织形式。
(3)作用和地位被削弱:原因是:1957年后,________斗争扩大化,“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
(4)遭到破坏和挫折:“________”十年。
(5)恢复和完善:“________”结束后。
2022-05-3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前案)
3 .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首相之下不设立各部。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与迁徙、人身等自由,有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依法纳税和服兵役等义务。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分析这种政体确立后对德国和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为加强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我国又颁布了什么法律。
2022-05-20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小明同学进行专题研究时,整理的纲要。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渊源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C.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的变迁D.民主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贯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民日报》社论称:“这次会议代表我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它所要通过的宪法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宪法……这就是这次会议的最伟大的历史意义。”该社论的标题是(     
A.《“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B.《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新阶段》
C.《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D.《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其实就是各种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甚至是相互博弈的产物,它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经济状况、信仰方式等诸多因素。因此,严格来说,一国民主政治的具体形态只能在各种主体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达致。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应当看到民主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有代议民主,也有协商民主,有直接民主,也有间接民主,还有其他类型的民主。民主的不同提醒我们,要以差异、共存的思维看待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费孝通先生说得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梦是对中华文明的现实坚守和未来进行的想象与憧憬,这样的中国梦,显然不是“宪政”一词可以概括的,不是“宪政梦”可以指代的。

——摘编自喻中《“中国梦,与民主政治道路的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政治探索及建设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3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年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953年进行了人口普查,颁布了选举法,授予除地主和反革命分子以外所有年满18岁的公民以投票权。1954年初举行了选举,村和乡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人民代表大会,随后县人大选出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再选出全国人大代表。材料不能说明
A.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完成
B.人民民主的原则得到体现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
D.全国人大成立的法律和组织基础已经具备
20-21高二下·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名校
8 . 1953~1954年,中国许多厂矿企业的工人为了迎接选举,掀起了生产竞赛,提前完成了生产计划。在农村,“搞好生产,迎接普选"成为广大农民的行动口号。这说明当时
A.民主政治建设走向法制化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建立D.民主选举激发民众的积极性
2021-06-02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1“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口号与时代流行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