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下列史实佐证了这一说法的是(       
①《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                                 ②“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的实行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D.“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3 . 《五四宪法》的起草委员会由中共党员、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群众、专家学者的代表组成,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有一亿多各族群众、数百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讨论,总共收集整理了一百多万条修改意见。这体现的“宪法精神”主要是
A.法律至上
B.人民民主
C.人人平等
D.社会主义
4 . 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体,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制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此项规定体现了
A.社会主义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民主监督原则
D.直接民主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治制度总是与时代和国情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秦始皇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一个管辖全国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这是一种先秦时代没有的中央集权制,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

——《国史十六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的主要特征。

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权利法案》的意义。

(3)以上两部文献体现了近代以来的哪种趋势?任选其中一部分析其影响。

2018-01-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从政治角度,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时代特征。
(2)试分析造成材料二、三实践结果差异的政治原因,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7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护
2013-03-06更新 | 478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