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美13个殖民地名义上都是英王所有,但由于远隔重洋等因素,各殖民地享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权。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出席村镇会议,讨论和决定架桥修路、建立学校等各种事务。独立前,北美各地的识字率就已经达到70%—100%,而且已有11所大学,有3万人有学士学位。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大都熟悉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且不贪恋权位。建国时,有人劝华盛顿称帝,他拒绝了。有人给他设计了一个宫殿的草图,他也否决了。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祈》

材料二: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依然掌控在封建势力手中,独立各省各自为政,南京临时政府政令难出京门。社会上“三个月无君,则惶惶如也”的思想依然如旧,袁世凯更是没有半点民主的细胞,并最终在宪法的掩饰下将专制独裁一步步推向极端,恢复了帝制。

——摘编自【美】吉尔伯特《中国近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因素。
(2)孙中山效法美国民主政治却未能阻止帝制的恢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原因。
(3)为保障民主,共产党人主张并实践“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为此,建国初期进行了怎样的政治建设?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一宪法条文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 .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它颁布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82年
D.1999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代表了国家的民主政治方向。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8-01-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单元检测题
6 . 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完成的首要任务是
A.成立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选举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7 . 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胜利过渡,新中国开始制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行政复议法》
8 .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016-07-26更新 | 42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0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