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是1954年宪法草案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时间过程
1954年3月提交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8000多人讨论,收到590多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6月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收到超过110万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通过宪法草案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是政治协商会议的结果
C.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 .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B.1954年C.1978年D.1982年
2021-02-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言论的排序符合中国社会演变顺序的是
①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②五权宪法和直接民权相结合,便可驾乎欧美之上……
③臣民于法律范围内,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等事,均准其自由
④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0-08-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把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国家根本大法中规定下来的。上述内容摘自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主政治起源于古代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1)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根据人们的政治经验,还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及未来打算,理智地“设计”出来的。权力的分立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具体体现为三权分立。


(2)根据上述材料,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规定及其作用。

材料三   195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2020-04-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宪政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宪法或临时宪法制定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7 . 民主政治是整个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面对独立初期的美国社会状况,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中选样写道:“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指出美国是如何纠正“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并进一步说明他们对国家权力结构所作出的精心设计。
(2)在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下,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他认为此次革命使“民族、民权主义俱达到”,结合辛亥革命的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历经曲折,不断发展。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宪法或宪法文件主要内容性质或影响
《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

2020-03-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年级学生开展“民主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探讨近现代史上民主思想的演进和实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选题一:古希腊人文思想与文艺复兴



(1)上面两张图片表达了怎样的共同思想内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复兴”的理解。

选题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材料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材料二   行政权利的委托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只要人民愿意,人民就可以委托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2)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并据此说明启蒙思想对文艺复兴的发展。

选题三     民主思想的实践


(3)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照范例,任选成果之一作答。
范例:1787年宪法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的一部宪法,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这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有利于美国的统一和稳定,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0-02-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宣武区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简述秦朝和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一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2)步入近代后,先进的中国人为改造政治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他们的主张有何相同点?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重要的宪法性文件。上述两部宪法性文件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作出了怎样的规定?这些规定在当时分别有什么作用?
2020-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10 .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5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封面B.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内容片段D.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