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21-22高二上·吉林四平·阶段练习
1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2023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某一文件的序言中写道:“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据此可推知,这一文件是(  )
A.《论联合政府》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论十大关系》
2022-11-0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9“23”年度周年纪念-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3 . 下图所示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批注版)第一条。据此可知,新中国婚姻法(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妇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封建婚姻制度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包办强迫。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妇的婚姻……
①注重群众普法教育②坚持社会主义原则③彰显反封建民主精神④体现保护弱势群体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代议制民主强调以宪法为基本框架,以限制政府权力、规制民众行为、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因此,宪法至上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主义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有限政府原则等,被认为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代议制民主理论不仅为我国的民主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也为中国式民主道路定下了基调。

——摘编自《探索“中国式民主”之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法理体系的构建来看,据统计,19499月至19548月,中央颁布的法律、法令、法规文件达530件,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行政组织法、刑法、婚姻家庭法、经济法、劳动和社会福利法、科教文化法、军事法、民族法等众多法律在内的法律体系。地方立法虽无全面的详细统计数字,但从浙江、上海、内蒙古三地的立法情况也可见一斑。

——摘编自《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中国式民主”的基本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加强法制建设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关系的认识。
2023-01-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根据以上材料可知(     
A.建国初期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B.宪法规定了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D.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022-11-16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测)
6 . 1954年第一届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下列内容出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A.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D.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中国,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这揭示中国共产党组织与人大的关系是(     
A.共产党组织带头做守法楷模B.共产党组织包办人大工作
C.共产党组织接受人大的监督D.共产党组织领导各级人大
2022-10-31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8 . 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时间:1954年
(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会议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五四宪法”)
(3)内容:确立____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2022-10-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11中国现代史之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9 . 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的区别
(1)五四宪法来源于《____》;是第一部宪法,规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党的根本任务;为民主建设和制度建设奠基
(2)八二宪法,发展了五四宪法,是第四部宪法,适应社会主义____,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国家机构职责
2022-10-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11中国现代史之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10 .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直是中国人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920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954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体现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先进之处。
2022-10-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