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2021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2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中国人民开始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
3 . 1954年第一届全国入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
A.初步确立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框架B.使民主法制得以重建和完善
C.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D.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
4 .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020-03-24更新 | 505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白蒲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孕育了。这说明1954年宪法
A.缺乏变革的创新性
B.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
2019-01-15更新 | 21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三)历史试题
6 . “这部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道路,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这部宪法”
A.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障了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D.开启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历程
2018-11-19更新 | 838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阶段检测一历史试题
7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   )
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