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体现了1954年宪法的
A.分权制衡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
3 . “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是指
A.《中华民国宪法》B.《共同纲领》C.《土地改革法》D.《1954年宪法》
4 . “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据此可知,“这个宪法”(  )
A.指的是《共同纲领》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C.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原则D.表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6 .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大原则的是(  )
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
②“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7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
A.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0-09-24更新 | 167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金陵中学课改实验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020-03-24更新 | 495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这部宪法
A.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障了改革开放顺利进行D.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020-03-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选拔考试历史试题
10 .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
A.通过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取得抗美援朝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