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2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根据以上材料可知(     
A.建国初期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B.宪法规定了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D.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022-11-16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测)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中国,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这揭示中国共产党组织与人大的关系是(     
A.共产党组织带头做守法楷模B.共产党组织包办人大工作
C.共产党组织接受人大的监督D.共产党组织领导各级人大
2022-10-31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4 . 如表是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的四条内容,是约法中最为基本的条款。以下基本条款(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①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②体现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志
③规定了行使中华民国统治权的机构和官员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各项自由平等权利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练习
6 . 如表为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这体现了(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中共致力于近代民主法治建设
B.人民对民主法治的不断追求
C.基层普选制度得到人们认可
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形成
7 . 如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在西藏得以成功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西方议会制度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A.AB.BC.CD.D
8 .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我国第一部民法通则
C.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D.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
9 . 2020年5月21日至28日,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以下关于两会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成为基本政治制度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10 . 下列选项中和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确立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022-02-22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后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