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材料中宪法规定体现(     
A.独立自主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C.人民民主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2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3 .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七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3-03-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中的会议(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A.标志新中国的成立B.顺利产生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
C.顺利完成三大改造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8年11月10日 ——《每日一题》人教 必修1 周末培优
6 . 下表所示是1954年宪法草案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时间

过程

1954年3月

提交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8000多人讨论,收到590多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6月

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收到超过110万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9月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通过宪法草案

A.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B.是政治协商会议的结果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凸显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7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1套20枚,每一枚都有一个主题及若干表现元素。下列表现元素中,符合“制度奠基”主题的是(     
A.延安宝塔山、《论持久战》、抗日战争
B.河北西柏坡、香山双清别墅、渡江战役
C.五四宪法、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
D.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十三陵水库
2022-07-05更新 | 745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8 . 如表所示是1954年宪法草案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时间过程
1954年3月提交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8000多人讨论,收到590多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6月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收到超过110万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通过宪法草案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是政治协商会议的结果
C.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9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我国法制建设开始从“过渡期”进入“成型期”,从运动式发展进入稳定、正规发展的轨道。这说明,1954年宪法
A.确立了以法治国的原则B.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
C.提高了民众的法律意识D.标志我国法律体系成熟
2022-05-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在西藏得以成功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西方议会制度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