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材料中宪法规定体现(     
A.独立自主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C.人民民主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2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3 . 与《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一国两级
C.国家领导制D.台湾问题
2023-01-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模块(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下列史实佐证了这一说法的是(       
①《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                                 ②“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的实行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2-08-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1)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是1954年宪法草案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时间

过程

1954年3月

提交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8000多人讨论,收到590多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6月

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收到超过110万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9月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通过宪法草案

A.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B.是政治协商会议的结果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凸显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7 . 如表所示是1954年宪法草案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时间过程
1954年3月提交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8000多人讨论,收到590多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6月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收到超过110万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通过宪法草案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是政治协商会议的结果
C.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8 . 如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在西藏得以成功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西方议会制度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A.AB.BC.CD.D
9 .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 .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召开人大制定宪法B.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取得抗美援朝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