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与《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一国两级
C.国家领导制D.台湾问题
2023-01-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模块(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进程。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
时间发展进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国家制度
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依据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
A.政治协商会议的覆盖面广B.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C.开创民族区域自治新模式D.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2021-09-23更新 | 33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时把关题-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每课重点知识把关题】
3 .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 ”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2021-04-29更新 | 19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B.确立了新型国家架构
C.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法律依据D.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6 .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7 . “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  )
A.具有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D.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的协商民主
8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建立
B.和平改造所有制的指导方针正式确立
C.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9 . 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0 .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B.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C.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D.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