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0次组卷 | 3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这体现了(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中共致力于近代民主法治建设
B.人民对民主法治的不断追求
C.基层普选制度得到人们认可
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形成
3 .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通过我国首部宪法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上述规定揭示出新中国政权
A.人民当家作主的性质B.民族团结繁荣的原则
C.巩固国家统一的方式D.党派合作协商的制度
2021-08-28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1954年6月16日向社会公布了宪法草案,开始了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地展开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社论。上述做法
A.提高了全体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国家宪政体制得以最终确立
C.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D.表明国家治理能力实现了转型
2021-07-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4年宪法确认的人民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
A.为三大改造方针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B.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C.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2021-06-2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备考冲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0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这部法律的颁布
A.肃清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余毒B.实现了婚姻自由与男女平等
C.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D.适应了社会变迁与发展需要
2021-03-28更新 | 542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的这一规定体现了
A.多党合作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
C.政治协商精神D.人民民主原则
2021-01-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该宪法的
A.人民民主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
C.政治协商原则D.依法治国原则
10 . 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而在66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也同样意义非凡。以上法律均体现的原则有
A.议会至上和自由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和人民主权原则
C.三权分立和法律至上原则D.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