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根据以上材料可知(     
A.建国初期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B.宪法规定了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D.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022-11-16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测)
2 . 1954年第一届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下列内容出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A.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D.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中国,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这揭示中国共产党组织与人大的关系是(     
A.共产党组织带头做守法楷模B.共产党组织包办人大工作
C.共产党组织接受人大的监督D.共产党组织领导各级人大
2022-10-31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4 . 1949年《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到了1954年时,新制定的宪法草案中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刘少奇在宪法草案报告中亦指出“宪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据此可知,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消除了国家内部阶级矛盾
C.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开展D.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的四条内容,是约法中最为基本的条款。以下基本条款(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①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②体现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志
③规定了行使中华民国统治权的机构和官员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各项自由平等权利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0次组卷 | 36卷引用:考点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7 . 如表为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这体现了(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中共致力于近代民主法治建设
B.人民对民主法治的不断追求
C.基层普选制度得到人们认可
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形成
8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1套20枚,每一枚都有一个主题及若干表现元素。下列表现元素中,符合“制度奠基”主题的是(     
A.延安宝塔山、《论持久战》、抗日战争
B.河北西柏坡、香山双清别墅、渡江战役
C.五四宪法、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
D.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十三陵水库
2022-07-05更新 | 742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2022·浙江宁波·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这次“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2-05-28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2022·湖南衡阳·二模
10 . 195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第8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以后历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宪法中,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明确规定。对于这些规定作用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团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B.影响了宗教的教义礼仪
C.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稳定D.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2022-05-01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