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以上引文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民主联合政府》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022-02-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在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许多代表建议在总纲中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前途规定出来。周恩来解释说,新民主主义一定要向社会主义发展,“这个前途是肯定的,毫无疑问的,但应该经过解释、宣传特别是实践证明给全国人民看。……所以暂时不写出来,不是否定它,而是更加郑重地看待它。”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对民主党派缺乏诚意B.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C.看好新民主主义前途D.重在以实践检验真理
3 .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这里的“它”是指
A.《双十协定》B.《共同纲领》C.《五四宪法》D.《八二宪法》
2021-03-1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4 .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五个自治区的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政府的执政方针D.它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这份草案初稿,除简短序言外,分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两大部分……一般纲领中规定: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要以‘奉行新三民主义'作为’长期合作的政治基础',新民主主义是统一战线的纲领。”“这份草案”最终形成了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6 . 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据此可知“第一部大宪章”指的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949年新政协《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 . “这是总结了中国人民在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的经验,而制订出来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这里评价的文献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8 .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9 . “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0 . 《共同纲领》起草后,经过了七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由五六百位代表分组讨论了两次,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基本通过,才提交政协全体会议讨论。这说明《共同纲领》的通过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B.听取了不同阶级与阶层的诸多建议
C.见证了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D.经历了新中国空前规模的普选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