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制定了1954年宪法B.颁布《共同纲领》
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021-09-22更新 | 263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平阳县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时10天的盛会,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使命。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社会各方面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共同纲领,是创建新中国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共同纲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成果,确立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国法制建设开端的标志。

一一摘自李正华、张金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2)》

材料二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部分)


----据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共同纲领》的地位及其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指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的新规定及颁布的意义。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是
A.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4 . 最早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自治制度的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17-12-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