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这反映出当时( )
A.新生人民政权有广泛的代表性B.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
C.人民政协在代行全国人大职权D.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落实
2022-08-28更新 | 1871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9-06-08更新 | 4471次组卷 | 6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新育才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
A.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
B.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019-02-26更新 | 1248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2-01-28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工会法》
6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宣示了阶级矛盾的消除B.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C.昭告了新中国的成立D.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8 . 《共同纲领》的序言郑重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并制定以下的共同纲领,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这说明《共同纲领》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起到了宪法性作用
C.确立了多党合作制度D.提出了新中国国名
9 .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制定了1954年宪法B.颁布《共同纲领》
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021-09-22更新 | 263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二 从形式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修改1978年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从实质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否定”1978年宪法基础上形成的。因为,1982年宪法虽改自1978年宪法,但是它所继承和发展的不是1978年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年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据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概括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现行宪法”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