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2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B.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2018-10-19更新 | 213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政治现代化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进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进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辛亥革命、《共同纲领》、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共同纲领》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4 .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2018-02-04更新 | 380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7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1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②《共同纲领》是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
③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中共党员组成,民主党派通过政协会议参政议政
④《共同纲领》中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任务是(   
A.讨论建立新中国的问题B.制定《共同纲领》
C.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0 . 从建国初期国家机关的职权设置来看,虽然在《共同纲领》和宪法中分别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权的拥有者,但是拥有行政权的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所指定的规范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占建国初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承担了国家绝大部分立法任务,这主要表明建国初期
A.《共同纲领》和宪法至高无上B.民主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还不完善
C.人民政府的职能得到逐步改善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根本政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