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70年前,在新中国的曙光喷薄而出之际,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新纪元的伟业。下列选项中与此次“伟业”无关的是
A.中心议题是建立新中国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具有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2020-02-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四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在新中国民主宪政的历程之中,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功不可没,它们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下列关于三者的论述中有误的是
A.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国的社会性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B.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C.1982年宪法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D.三部宪法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行
3 . 宪法为国家的根本大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约法条文而论,关于民权的规定,与一般民主国家无大不同,为中国前所未有之事。对于国会的权力,尽量提高,对于总统的权力,多方限制,与内阁制相近。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这个文件宣布了国家的民主发展的政策,完全没有对中国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共同纲领》中甚至没有出现“社会主义”这个词。

——【俄】亚历山大·潘佐夫:《毛泽东传》

材料三   《宪法》肯定了建国以来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并且用法律形式把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与作为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共同纲领》相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的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林蕴晖:《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临时约法》提高国会权力和限制总统权力的表现,并指出《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地位,并比较两者内容的异同。
2020-01-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其施政纲领是
A.《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论联合政府》
6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古代希腊的雅典民主政治开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


(1)材料一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该材料中的有关规定,从哪些方面限制了英王王权?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

材料二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材料二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

材料三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

——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19-12-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为”。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8 .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便领导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制订上述任务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一届人民政协
C.一届全国人大D.中共八大
2019-12-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
A.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
B.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是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0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民主同盟成立
②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
③《共同纲领》通过
④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