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从“文化大革命”看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材料一   全国掀起了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高潮。中央文革小组煽动造反派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各级人民群众团体,这些机关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领导干部以及一些群众被扣上“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帽子而遭到批斗、抄家和监禁。整个社会不断陷于动乱之中。

——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980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说:“只有认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和法制建设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2021-08-29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2 .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__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强调“__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后,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________”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3)1967年年初,“全国夺权”的“________”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 . 下列词汇,能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是(     
A.高指标三面红旗超英赶美B.走资派上山下乡红卫兵
C.身份证包产到户发家致富D.互联网安居工程房地产
4 . 据保守统计,“文化大革命”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172万,受迫害的人数更以千万计。为此,著名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化大革命”经历者,从中选出了一百人作为代表并写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文。最后,他说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B.是文学艺术的一场浩劫
C.是政协制度遭到破坏D.全国掀起了夺权浪潮
5 . 中共八大指出,必须加强党内和党外的民主监督,必须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说明中共八大
A.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B.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
C.确立了以法治国的基本国策D.开创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先例
6 .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批判《海瑞罢官》
B.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C.《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D.上海所谓“一月革命”
2021-04-09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之“文化大革命”·随堂练习B卷
7 . 刘少奇之子刘源说:“拿毛主席搞各种政治运动来说,他本人的动机未见得都不好,他还希望中国更快地富强,希望我们党更纯洁、更统一有效。可能是判断错误,结果事与愿违。”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毛泽东(     
A.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制定了“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总路线
C.发动了“文化大革命”D.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8 .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下列各项中,属于当年调动“积极因素”的举措有
①提出“双百方针”②召开中共八大
③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中共八大强调要保护人民民主制度,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这说明中共八大
A.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B.偏离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道路
C.标志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立D.为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10 . 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提出的主要思想或任务是
A.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建设“四个现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