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有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时
内容出处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

A.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B.改革开放进程出现严重倒退
C.对单一计划经济的局限有所认识D.已经破除了“公有制崇拜”
2021-09-12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并且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这些成就的取得(     
A.创造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法治建设道路B.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保障
C.表明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D.说明党开始认识到法治建设的价值
2022-12-10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并且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这些成就的取得
A.说明党开始认识到法治建设的价值
B.体现了我国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普及
C.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保障
D.表明了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
2022-05-31更新 | 1192次组卷 | 2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统编版)B卷
4 . 戴仕军在《李鸿章研究概述》中讲到:受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不同特点的影响,关于李鸿章的研究存在明显的时代烙印。大致分为三个时段:(一)1949年前:奠定基础,毁誉参半;(二)1949—1978年:价值重建,批倒批臭;(三)1979年至今:初步繁荣,重新评价。出现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时代特征影响评价标准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
C.史学界受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D.李鸿章本身的复杂性与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6 .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这使本次修宪让人耳目一新。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B.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C.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一贯追求
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2019-02-2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复习诊断(一)历史试题
7 .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B.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C.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2019-06-28更新 | 549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