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的高峰期。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三大改造的实施B.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依法治国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2022-07-21更新 | 525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54年颁布以来,历经三次修改、五次修正。结合当时的历史阶段判断,下列出自各大宪法时材料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③“三个代表”思想写入宪法,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④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内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0-05-07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

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
A.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B.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
C.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D.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这体现出中国法制建设
A.保障人权自由
B.完善法律体系
C.重视与时俱进
D.强化政府职能
2019-09-20更新 | 364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的这部影片1980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影片通过一起看似普通的交通肇事案,牵出一个骇人听闻的案件。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庄严的法律不仅严惩了真凶,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完善法制社会的思考。该影片创作背景是
A.全国人大对新宪法修订的影响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C.法制建设方针的提出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1982年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D.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全形成
2019-07-03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8 . 《文汇报:跨世纪的鲜亮印记》统计出下图所示一组热门词汇,由此可以看出世纪之交的中国(     
A.外交取得突破性的发展B.民主法制建设发展迅速
C.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起步D.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9 . 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3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
A.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B.是我国唯一一个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10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018-06-01更新 | 3527次组卷 | 5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