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形式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修改1978年宪法基础上形成的;但从实质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否定”1978年宪法基础上形成的。因为,1982年宪法虽改自1978年宪法,但是它所继承和发展的不是1978年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以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摘编自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概括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行宪法”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3 . 这个文件“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宪法。”该文件的颁布
A.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全新阶段
C.标志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形成
D.表明了国家工作中心开始转移

4 . 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1)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这次会议召开
有何历史意义?
(2)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指导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理论武器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3)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可:次会议上确定的?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什么?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认识.
5 . 法制建设与社会进步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说,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①郑国的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让老百姓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②这个做法遭到了很多贵族反对③子产此举,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春秋时期,宗法贵族减弱了气势,新的地主阶层兴起,各利益集团、社会阶层以及经济条件都在发生变化。④“铸刑鼎”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符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摘编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1).材料中属于历史史实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属于历史解释的序号是___________。结合所学,简要指出春秋时期“铸刑鼎”所反映的政治变化。

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的《十二表法》,不仅是把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公诸于众,同时它还是平民和世族贵族政治斗争所达成的妥协。对平民而言该法律可防止世族贵族官吏对自身的加害,对世族贵族而言则可以防范平民的革命行为。该法律对保障国内政治稳定、构建平衡的罗马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陈可凤《十二表法——罗马共和宪政的基石》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十二表法》对罗马政治生活的意义。

(3).以上示意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大事记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57年全国人大共制订和修改补充了58项法律
1958一1976年,全国人大仅制订了(1958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78一1992年,全国人大制订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次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4).请将上述史实进行阶段划分,并概括每个阶段法制建设的特征。
2019-12-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6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政府架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政体的组织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7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人性本善的哲学传统。在这样的人性论和人文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行政监察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行政监察思想能够推动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度的原因。

材料二   西方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都确信不疑地认为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也就无从规避。在此基础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论:有权的人在行使权力时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西方对人的天然不信任迫使西方人时刻保持着对权力的天然警惕。孟德斯鸠警告人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于是洛克说“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权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权力对付权力。”这样,西方创造出了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行政监察理论。

——以上材料均选自屈双湖、胡雪纷《基于人性的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实践分析》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把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列在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方案第一条,着眼点就是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其他监督相贯通的监察合力。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选自2018年1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和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不同之处。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国当代应该如何有效加强和健全行政监察?
8 .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016-11-27更新 | 381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六)历史试题
9 . 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协商制度
C.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0 .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民主建设中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民主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


请回答:
(1)想了解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民主体”这一精神,应该具体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3)举出孙中山先生在“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方面的一件实例。

材料二   



1954年召开的某重要会议纪念邮票
(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如图所示会议上通过了哪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5)材料三表达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怎样的思想观点?列举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三项成就。
2019-08-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浙江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