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彭真在谈到1982年宪法时说:“民主权利保障能做到的,写进去。做不到的,不要写进去”“我们的宪法是为了实施的,不是为了好看的。今天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写到什么程度,做不到的别写。”这(     
A.彰显了保障民主制度的原则性B.增强了宪政规则的权威性
C.说明了依法治国方略的灵活性D.体现了宪法制定的务实性
2 . 图1是体现古罗马法治精神的正义女神像,头戴王冠,身穿白袍,眼蒙白布,左手持天平,右手举长剑。图2是我国人民法院的法徽,由麦穗、齿轮、华表和天平组成。二者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A.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B.对公平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C.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和谐统一D.捍卫权力制衡的司法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到了“国家机构”前面:首次把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了宪法:承认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或缺。这些变化(     
A.推动了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B.确立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C.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D.适应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
4 . 在新中国法制史上,有一部法律被视为“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与守护神”,也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的编纂历时66年,孕育过程经历了4次大起大落。这部法律最可能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时代法律文献
20世纪50年代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20世纪80年代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世纪90年代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阅读材料,任选两个时代,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国家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A.新时期的法制不断完善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2022-12-05更新 | 338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7年山东历城二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7 .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法律始终把它的作者的世界图景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而每一历史的世界图景都包含一种政治——经济的倾向,这种倾向依据的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所想的事物,却依据的是事实上掌握政权并因之掌握立法的阶级所实际打算造成的事物。每一种法律都是由一个阶级以大多数的名义建立起来的。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

材料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14.10.20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法两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结合所学指出其中哪一流派的主张更符合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宾格勒关于法律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时间,并阐明其意义。
8 . 以下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和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目录的变化体现了
1954年宪法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85条~第103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1982年宪法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33条~第56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备B.人民民主的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强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D.“实行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54年颁布以来,历经三次修改、五次修正。结合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判断,下列有关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4年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1982年宪法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1997年十五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内容
10 . 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行政诉讼法》后,随着“民告官”的合法化,“一把手”“行政首长”出庭日益成为常态。这种现象(       
A.反映出官民矛盾有所缓和B.表明政府执法权力受到人民限制
C.使平民利益受到法律保障D.利于国家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