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我国
时间进程
1954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62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79年制定一部完善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
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A.法制建设逐渐体系化、完备化B.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C.法制建设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完善D.新时期法制建设逐渐走向正规
2021-03-02更新 | 66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十一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 . 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的做法;同时,该宪法也保留了1975年宪法中一些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文规定。这表明我国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民主法治建设曲折发展
C.依法治国的理论得到了国家认同
D.公民权利得到制度保证
3 .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2004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重要内容是
A.第一次完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治国方针
C.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原则
D.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根本大法
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披露,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这表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初步形成
C.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了新阶段D.我国法治建设的任务已经完成
5 . 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
②我国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
③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③①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②③④
6 .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重建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使之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这反映了
A.极“左”思潮仍在影响着我国司法工作B.人民政府与敌对势力顽强斗争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D.我国的政法工作逐渐走向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2年初,司法部发布了《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指出在“十四五”时期预计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将达到75万名。如表所示为2016~2022年我国律师执业人数统计情况。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我国(     
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人数/万32.836.542.347.352.25462
A.进入人民民主政治的新阶段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C.依法治国原则开始有效落实D.民主法制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A.新时期的法制不断完善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2022-12-05更新 | 321次组卷 | 6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下列对“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A.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
B.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者首先应复兴西方古典法律制度
C.权利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
D.立法从以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摸着石头过河”
2020-12-06更新 | 535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9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的过程中,立法机关严格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广泛听取和尊重各方面的意见,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这些做法,意在(       
A.彰显民法典百科全书式的特点B.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成果
C.凝聚社会共识和吸纳各方智慧D.全方位回应各族人民民生关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