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完善,下列法律文件的相同点是
A.都规定了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原则
C.都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宪政原则D.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2 . 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增量”的是
A.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6月,英国通过脱欧公投,宣布退出欧盟,首相卡梅伦宣布职,特莎梅继任首相。20176月,英国提前进行大选,特番梅率领的保守党成为第一大党,但未能获得半数以上席位,出现“悬浮议会”,最后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授权下,由保守党和民主统党共同组阁,但脱欧协议先后三次都未能获得议会通过。20191月,议会提出对现任政府的不信任案,6月特莎梅宣布辞职,英国脱欧硬核派鲍里斯约输逊成为英国新一任首相。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二   20199月,美国众议院民主党议长以“通鸟门”为由,宣布对共和党人特朗普总统启动弹劾调查。1218日,众议院通过了弹劾特朗普的滥用职权和阻碍国会调查的两大条款。接下来,该弹劾案将移交参议院审理,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将主持审理,100位参议员则拥有投票权,起到陪审团”的作用。如果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参议员认定总统有罪,总统将被免职,否则则宣告无罪。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特朗普弹劾案体现的核心原则,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三   20157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2018311日宪法宣誓制度栽入法;2018317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活动。作为宪法实施的重要形式,宪法宣誓是推进宪法从文本走向现实的一场庄严的仪式,是政治文明和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取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中国宪法宣誓制度对于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1-03-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此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新时期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民主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摘编白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这种办法我们不能采用。”

——摘编自高永中《始终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原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治精神”起源于哪个国家?这种“民主和法治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地”身份的方式是什么?美国的民主实践与“英国的议会制”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资产阶级的民主……三权鼎立”源自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2021-11-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扩大了立法权的主体范围,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基本构建起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新的立法体制
A.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B.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
C.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扩大了立法机关的职权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同法制、人治是对立的……“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指出材料一中“法治”的本质,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落实的?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的民主政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8 . 下表列出的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四部“三毛”系列漫画作品。下列各项中关于每部作品的评述,正确的有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9 .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为社会主义民主初步建立奠定法律基础B.是认真吸取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的结果
C.说明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D.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法两家主张的差异

项目学派强调内容实施方式特点目的
儒家礼义伦理道德教化以理服人王道
法家法治制度法律刑罚以力服人霸道

——马小红《古法新论》

材料二   法律是西方文明的骄傲,而法家思想在中国2000多年来却一直名声不佳。这是因为法家的法律观念远未达到古罗马时代的成熟程度。西方法律一向被认为是上帝或自然秩序的人间体现,而法家的法律不过是统治者的命令。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保障人民权利的“民法”一说,法律仅指行政法规和刑罚,而老百姓对此则唯恐避之不及。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韩非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费正清对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法”的认识。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什么举措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根本法确定下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